网站开发河南省人民政府2018年4月18日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开发,程序网站
2023-01-25
各省辖市、省直辖县(市)人民政府,省级人民政府腾云网:
《河南省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
2018 年 4 月 18 日
河南省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有关部署,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深入开展转型升级和产业升级。为促进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一般要求
(1) 意义。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加速融合,以智能制造为代表、以工业互联网为支撑的新一轮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正在引发一场“制造革命”。 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纲要》,聚焦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 )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展现出巨大发展潜力。 需要看到的是,我省智能制造总体处于探索的起步阶段,对转型发展的整体带动作用还不突出,在认识、支持、推广等方面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差距和发展成效。 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核心内容; 发展的关键措施; 这是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加快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的必由之路。 全省要统一认识,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牢牢抓住智能制造这个转型发展的关键“牛鼻子”,推动全省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制造业,努力实现“河南制造”向“河南制造”的转变。 河南智能制造”转型。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构建新型制造体系。 目标是以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坚持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制造新兴产业培育,坚持走示范引领、点点滴滴的工作路径。面向融合、系统推进,突出智能制造在“三大转型”中的引领作用 重点实施十大专项行动,着力打造一流产业生态,着力打造全国一流智能制造先行区,推动全省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工作中,着重遵循以下原则:
企业主导,政府引导。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开展智能制造、发展工业互联网的积极性和内生动力。 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布局、政策引导、政务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以身作则,系统推进。 积极借鉴国内外有效经验和模式,充分发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的带动作用,依托骨干企业实施一批突破带动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按行业选择一批标杆企业,由点到面,大规模移植推广应用。
有章可循,分类施策。 根据不同地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发展基础、阶段和水平的差异,分类指导、精准施策,从重点岗位、产线、车间、厂区、园区五个层面推动智能化转型,重点加强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 发展工业互联网。
协同创新,开放合作。 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推进关键技术、核心部件、系统软件、成套设备的集成创新; 实施开放驱动,加强交流合作,大力引进一批优势企业、创新平台、研发机构和高端人才,打造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开放创新生态体系。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省“两化”(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智能化改造走在全国前列网站模板,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着力打造智能制造成为主流和工业互联网。 制造业发展格局的广泛覆盖,实现了智能制造从点突破到整体提升的转变。
——智能制造水平不断提高。 建设1000条智能示范生产线、300个智能车间、150个智能工厂、20个智能示范园区; 通过试点示范,打造100个智能制造标杆项目,力争生产效率提高30%以上,运营成本降低30%以上,产品开发周期缩短30%以上,次品率降低提高20%以上,能源利用率提高20%以上。 制造业重点领域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超过7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50%。
——智能制造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研制突破一批智能制造关键装备和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志性工业软件,以高端数控机床、工业装备为代表的智能装备产业规模实现突破机器人、智能传感器、智能物流仓储装备等3000亿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收入突破1500亿元。
——智能制造生态圈框架初步形成。 在20个细分领域培育2-3个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带动3万家工业企业,带动10万家中小企业上云,培育一批实力雄厚的产业互联网平台。有竞争力的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打造一批功能完备的公共服务平台。
二、主要任务
(一)在重点岗位实施“机器换人”行动。 以实施“机器人示范应用倍增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重点行业、重点岗位“机器换人”,实现“点”的突破。 围绕机械、汽车、电子、食品、新材料、化工、煤炭等重点行业,在重复劳动特征明显、劳动强度大、生产环境恶劣、安全隐患高、工艺要求严格的关键岗位,通过“用户+制造商”“联合开发、首台(套)产品推广应用等,以工业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等智能化装备替代人工生产,实现“减员”目标、提效、提质、保安全。”2018年以来,智能装备示范应用数量逐年翻番,到2020年,示范应用将达到2万台以上。
牵头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2)实施生产线智能化改造。 着眼于设备互联互通和数据互通,推动整个生产线流程数字化,实现“在线”链接。 以食品、冶金、建材、化工、纺织服装、生物医药等过程行业为重点,支持企业使用智能仪表、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替代人工记录,推动重点生产环节过程数据自动化采集链接,并实现先进的基于模型的控制和监测。 在线优化。 聚焦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等离散行业,支持企业应用自动化成套设备和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优化工艺流程,建设柔性化智能制造单元,提高装备运行效率和产品质量质量稳定。 2018年建成智能化示范生产线200条,2019年300条,2020年500条。
牵头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三)实施智能车间建设行动。 围绕生产管理和工业控制两大系统的互联互通,推动制造过程各环节的动态优化,实现“块”的集成。 制定智能车间建设标准,加强评估验证。 支持骨干企业应用传感器识别、人机智能交互、智能控制等技术和智能装备,推动车间规划调度、加工装配、检验检测等各生产环节智能协同联动,实现可视化管理; 推进制造执行系统与产品数据管理、企业资源规划等系统互联互通,实现研发、制造、仓储、物流的系统集成。 2018年至2020年,每年滚动建设100个省级智能车间。
牵头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四)实施智能工厂建设行动。 围绕工厂内部纵向、工厂与用户端之间的横向三大融合,推进生产系统智能化、产销协同、上下游企业一体化,实现“面“协同作用。 完善智能工厂评价指南,提升建设水平。 在建设智能车间的基础上,支持骨干企业综合运用生产过程数据采集与分析、制造执行、企业资源规划、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智能并行生产控制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研发、设计、工艺和生产。 检测、物流、销售、服务等环节的整合与优化; 综合运用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企业智能化管理和决策,打造数据驱动的智能工厂。 2018年至2020年,每年滚动建设50家省级智能工厂。
牵头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五)实施智慧示范园区建设。 发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优势,选择一批智能化基础和条件较好的产业集群,建设集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一体的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全面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园区运营管理和公共服务智能化升级,打造研发、生产、质量控制、运营管理全面互联、产业链环环相扣的智慧园区。 支持优秀产业集聚区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方向)和国家智能产业园区试点示范。 2018年将建成约3个智能化示范园区; 2019年建成10个左右,其中1个成为国家试点示范; 2020年建成10个左右,2个成为国家试点示范。
牵头单位:省发改委、工信委。
(六)实施智能装备产业升级行动。 坚持市场与技术并举、引进与培育并举,聚焦数控机床、机器人、智能传感器、智慧物流仓储装备四大重点领域,突破高速电主轴等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打造发展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等高端产品,将郑州、许昌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中高端数控机床生产基地; 突破机器人用高精度轴承、精密减速机、伺服电机、传感器、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及生产工艺成套装备,支持洛阳与新乡打造具有国内影响力的工业机器人和智能装备研发基地; 重点发展集压力传感、气敏传感、湿敏传感于一体的智能集成传感器,加快建设郑州工业机器人级“中原智能传感谷”; 突破全数字化控制、自主导航、智能避障等技术,重点发展重型AGV(自动导引运输车)及成套智能车间物流装备,打造洛阳郑州高端产品、新乡智能物流仓储装备产业集群。 鼓励地方依托产业优势发展特色智能装备。 2018年至2020年,每年推出10余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行业标志性高端智能装备产品和100项省首(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
牵头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七)实施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行动。 坚持综合平台和产业平台建设“双向突破”,构建以平台为核心的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生态圈。 积极引进国内知名平台资源,与地方基础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合作,打造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制造企业提供基础设施、产能交易、应用软件等综合服务. 依托我省制造业龙头企业,聚焦冷链食品、特种装备、新材料等领域,打通企业内部资源和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打造产业互联网为行业提供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服务的平台。 支持基础优势行业电子商务平台扩大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模式网站开发,向工业互联网平台转型。 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工业软件推广应用,推动工业APP(应用程序)研发和产业化。 2018-2020年,每年培育5-8个工业互联网平台; 到2020年,培育2~3个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
牵头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八)实施“企业上云”专项行动。 制定“企业上云”参考目录和评价标准,鼓励地方政府通过财税扶持、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企业基础设施、业务系统、设备产品上云,降低企业上云成本。信息化建设成本和门槛,完善信息化应用。 等级。 在基础设施层面,着力推动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安全防护等向云端迁移,实现计算资源和网络资源的集中管理和动态分配,提高计算资源的经济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数据存储。 在业务系统层面,重点推进协同办公、运营管理、研发设计服务上云,提升企业协同能力、运营管理水平和研发设计效率。 在设备产品层面,重点推动高能耗、高风险隐患、通用性强、优化价值潜力大的设备和产品上云,建立设备和产品运行数据模型,开展在线监测,设备和产品的工况优化、故障预测和远程监控。 维修等服务。 2018年至2020年,每年推动1万家工业企业上云,带动3万至4万家中小企业上云。
牵头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9) 实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介绍和教育行动。 围绕智能化转型需求,面向不同行业,引进和培育一批专业性强、行业特色明显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为行业提供解决方案设计、软件开发、设备改造、技术支持等方面的服务,测试和维护等。 充分发挥省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作用,搭建技术研发、行业应用和市场推广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共同推动智能制造应用发展。 鼓励制造龙头企业依托专业优势,加强与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合作,为行业提供服务。 发布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推荐目录,集聚智能制造服务资源,有序推进跨行业跨领域合作,全面提升我省智能制造服务水平。 到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达到10家以上网站开发,培育2-3家国内领先的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牵头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十)实施智能制造标准引领行动。 针对制约智能制造发展的瓶颈问题,依托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郑洛新)平台,推动组建省智能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组建联合体,制定基础共性标准、关键技术标准和行业标准。 开展标准研究,构建先进适用、适应发展需要的标准体系。 依托省智能制造标准化测试验证平台,开展智能制造标准全过程测试验证,在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开展智能制造标准达标评价工作。 支持行业龙头积极承担智能制造国家综合标准化、高端装备制造标准化等试点示范,牵头开展行业应用标准测试验证,为行业推广推广积累经验。 引导企业开展“两化”综合管理体系实施活动,推进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机构改革。 到2020年,牵头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0项,建设国家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等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5个以上,开展智能制造标准达标评价200个企业。
牵头单位:省工信委、质监局。
3.支持保障
(一)开展企业分类评价。 按照《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办法(试行)》,突出单位资源要素产出导向,建立亩产税收、亩产主营业务收入、亩产利润亩、R&D投入强度、单位能耗总量 以产值和污染物排放量为主要指标的评价体系率先对产业集聚区制造企业进行年度综合评价,将企业分为优先发展的A类企业、鼓励升级的B类企业、强制转型的C类企业,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评价范围扩大至所有制造企业。 根据评估结果,实施资源要素差异化配置,三年内推动全部A类企业和50%以上B类企业实现智能化转型,并优先给予政策支持。
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工信委、统计局。
(二)推进企业诊断服务。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愿、双向选择、上下融合”的原则,组织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深入各地,重点开展信息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等方面的集成应用、运营管理和市场服务。 对急需进行现代化改造的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和咨询诊断,提出实施智能化改造的可行性、技术路径、硬件选型(开发)与集成内容、软件开发与系统集成要点,制定可行方案,支持智能化改造。 制造项目实施。
牵头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三)完善网络基础设施。 推动企业内外网络转型升级,加快IPv6(互联网协议第六版)、5G(第五代手机移动通信标准)、NB-IoT(窄带物联网)商用部署和规模发展,开展企业内网IP化。 、扁平化、灵活构建和部署,构建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网络基础设施。 建立重要工控系统名录,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工控系统等领域开展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提高网络和数据安全管理和技术保护水平。 推进鉴定分析体系建设和产业应用,积极争创工业互联网鉴定分析体系国家顶级节点。 继续推进网络提速降费,大幅降低中小企业互联网专线接入费。 实施无线电频谱等关键资源保护。
牵头单位:省通信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四)增强协同创新能力。 完善协同创新机制,推进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郑洛新)建设,支持重点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积极建设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开展核心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攻关,着力打造国家级产业互联网创新中心。 整合政、产、学、研、用优势资源,成立河南省智能制造研究院、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技术研发、产业公共技术支持、成果转移孵化等服务。 支持制造业骨干企业建设互联网“双创”平台,鼓励地方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建设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双创”基地,打造制造业“双创”新载体。创新”。
牵头单位:省工信委、科技厅。
(五)建设专业人才队伍。 依托“中原百人计划”、“中原千人计划”等人才专项政策,加大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工业控制与自动化等重点领域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工业互联网。 紧密结合智能制造技术、工艺、流程和工业互联网人才需求,支持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与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龙头企业合作,开设相关专业或方向,培养一批专业技术和应用型人才。定向人才。 鼓励省内有条件的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实训基地网站开发,开展技术服务、公共培训和技能培训,培养具有操作和使用工业机器人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智能生产线和系统。 熟练的人员。
牵头单位:省人才办、教育厅、科技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六)加强财政金融支持。 制定出台支持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政策,统筹使用省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等资金,采取一次性奖励、投后补贴、贴息等方式,支持十大重点项目专项行动,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地方政府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 以“一案一论”的方式支持智能制造龙头标杆企业和标志性工业互联网平台。 支持我省生产的智能装备产品率先参与政府采购。 the use of , , " +" and to and in and . a " list" of for , and to give to in the " list". the of and .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 and in such as , , and on the of . - and to to out and . the and the " out" of .
: of , , .
4. and
(1) and . the for a , set up a for and to and plan work , and new and new in , and and the of key . a and and to - and for the and . The of the of and () the of , , , and do a good job in and them.
(2) . key with and , a of key for and to such as -, and , and -, and to . the key , the main body of and the time for , , and , the , and that the is on and put into to .
(3) open . an and with , and to hold such as the () and , and the - . to play an role, and out and in such as at of , , and , , and , and " " . on and , in and in to and in and at home and , , , and .
(4) and . the and , and , and and , and the of and into the . an task plan, out in due , work , and the , and of all . The and the lead in a , out work and in and . A is year, and and are in with .